唐玄宗李隆基,是开创唐朝盛世的重要皇帝。在开元三年,他册立自己的皇次子李瑛为皇太子。令人好奇的是,李瑛并非长子,唐玄宗其实还有一位长子李琮。李琮没有过失,也并非昏庸无能,那么为何唐玄宗要绕过长子而立次子呢?
李瑛是唐玄宗的第二个儿子,他的母亲赵丽妃出身低微,原是潞州的一名倡伎,因才艺出众而被李隆基纳为侧室。李瑛被立为太子后,随着武惠妃受宠,李瑛之母赵丽妃逐渐失宠,李瑛的太子地位也岌岌可危。武惠妃多次设计陷害李瑛,意图让自己的儿子李瑁成为太子。幸好,当时的宰相张九龄力保李瑛,太子多次躲过危机。
然而,张九龄后来被罢相,李林甫掌权,李瑛失去了政治靠山。最终,武惠妃以谋反之名诬陷李瑛,李瑛以及鄂王李瑶、光王李琚三兄弟在同一天被唐玄宗赐死。太子李瑛的命运可以说非常悲惨。
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长子李琮,他虽然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,却远离宫廷权斗,享受了一生荣华,并最终善终。那么,李琮为何没有被立为太子呢?
展开剩余57%史书中对李琮的记载很少,主要是一些官职任免的记录:景云元年被封为许昌郡王,开元四年遥领安西大都护并改封庆王,开元十五年遥领凉州都督,开元二十一年任太子太师,天宝元年任太原牧,天宝十一年去世。关于他为何未被立为太子,史书并无明确说明,但从唐玄宗与宰相李林甫的一段对话中,可以窥见端倪。
在太子李瑛被陷害后,武惠妃因恐慌而早逝。唐玄宗第三子李亨被立为太子,但这并非李林甫所拥立。李林甫劝唐玄宗改立长子李琮为太子,唐玄宗曾犹豫,并说道:“李琮早年在苑中打猎时被猴子抓伤面部,形象大毁。”最终,他还是没有改立李琮。
也许正是因为这次意外伤痕,唐玄宗认为李琮容貌受损,不适合为君,因此才选择了次子李瑛。对李琮来说,这次失之交臂反而成了福气,他得以远离宫廷风波,平安度过一生。如果当年李琮没有被猴子抓伤,李瑛的命运或许就会与李琮的遭遇互换,成为历史的另一种悲剧。
发布于:天津市嘉汇优配-a股加杠杆-正规炒股配资-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